吳舜文
吳舜文女士出生於江蘇常州的士紳家庭,與嚴慶齡先生結為連理後,考入上海聖約翰大學攻讀政治系,其後更遠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取得國際關係碩士學位。來台前已時常襄助嚴慶齡先生創業事宜、更曾掌管上海私立裕光第二小學的營運,奠定了日後在台灣經營企業與投身教育事業的兩大基礎。
在吳舜文女士的堅持下,國人自行設計研發的「飛羚101」終於問世,為台灣汽車工業寫下輝煌的一頁,奠基了裕隆創新研發的技術量能。
只要有一支燭光,能照亮黑暗,就有希望。
在職掌裕隆期間,她對外因應國家經濟政策修訂營運策略、對內主導苗栗三義廠的擴建、工程中心的設置、推動公司治理的制度化,為日後裕隆集團的營運打下扎實的基礎。她曾勉勵部屬:「只要有一支燭光,能照亮黑暗,就有希望。」顯示了她一生面對艱困挑戰的態度與毅力。
嚴氏夫婦來到台灣後,購地籌辦台元紡織,由吳舜文女士任董事長一職,從此大展其經營長才。台元不僅穩坐產業龍頭長達20年,更連續12年蟬聯外銷績優獎項,成為台灣經濟進口替代時期的重要典範。嚴慶齡先生曾言:「若無台元的支援,裕隆生存堪虞。」由此可見其對夫人的欽佩與敬重。
1960年,吳舜文女士有感於紡織工人的工時過長,不僅對員工健康造成傷害,也難有時間陪伴家人,更會損及生產的品質與效率。因此她率先實施「三班工作制」,在幾乎不減少工資發給的前提下,將工時縮短為8小時,員工生活的品質得到了明顯地改善、生產效率與團隊士氣自然大幅提升。
1963年,美國打算對台灣紡織實施進口配額限制,吳舜文女士因其在語言及國際關係上的熟稔,受推舉為「中華民國紡織業赴美代表團團長」。在她的領導下,代表團先後與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、參眾兩院議員以及美國主管遠東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會晤,爭取更多的時間讓台灣業者調整營運腳步,大大展現了吳舜文女士溝通、斡旋的膽識與能耐。
在企業創辦之餘,也積極參與教育事業的投入
除執掌台元外,吳舜文女士陸續受東吳及政治大學的邀請,開設包含英語、國際關係等課程。1967年輾轉成立「新埔工專(今聖約翰科技大學)」並擔任第一任董事長,她不僅以高薪延攬各領域的名師,也親自參加定期舉辦的家長會,保持學生、家長與學校三方的溝通順暢,治學成績備受肯定。吳舜文女士曾說:「我是母雞,你們是小雞,我有責任照顧你們,帶著你們往前走。」
1986年飛羚101下線典禮,總裁親自倒香檳
吳舜文女士為提升自主研發能力,毅然決定投入超過裕隆資本額三分之一的資金,籌建「裕隆汽車工程中心」,建立台灣第一個現代化自主研發的汽車基地。吳舜文女士期許研發中心「不是為賺取利潤,而是要為國人帶來自信、創造力,和朝氣蓬勃的新生命。」1986年,國人自行設計研發的「飛羚101」終於問世,為台灣汽車工業寫下輝煌的一頁,更奠基了⽇後裕隆創新研發的技術量能。
1981年於桃園龜山成立裕隆汽車工程中心,專責汽車設計開發工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