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N EN

緬懷大家長

1909-1981

創辦人

嚴慶齡

簡述

嚴慶齡先生出生於上海的紡織家庭,畢業於國立同濟大學機械系,繼赴德國柏林高等工業大學深造,獲授工程師學位,返國後擔任大隆機器廠總工程師,並於1935年與吳舜文女士結為連理。其後創辦裕隆機器製造公司,實踐其工業報國的理念。其後推出第一款平民小轎車「青鳥」,被尊稱為「臺灣汽車工業之父」。

1909-1981

1953 年

嚴慶齡先生以父親嚴「裕」棠創立大「隆」機器廠之字組合,成立裕隆機器製造公司,以工業報國的理想,開啟了台灣汽車工業發展的濫觴。

汽車工業已有近百年的歷史,我們卻只能使用,
不能製造,必須現在奮起直追,
發展汽車是投身工業者應有的職責。

在遍訪歐美各國後,嚴慶齡先生深刻的體認到汽車工業對整體國家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,因而在返台後不畏經濟環境的艱困,致力於推動汽車產業的發展。

工業報國的決心

來臺後,嚴創辦人夫婦於新竹竹北創設台元紡織。台元紡織正式成立後,嚴慶齡先生遍訪歐美各國,研究先進國家富強及戰後崛起的因素。他認為,發展重工業是國家經濟崛起的重要關鍵,其中又以汽車工業為衡量一國家興盛與否的重要指標。於是,在「工業報國」的壯志下,嚴慶齡先生決心投注畢生的心力在汽車工業的發展上。

1953年,他以父親嚴「裕」棠創立大「隆」機器廠之字組合,成立裕隆機器製造公司。開辦初期,在台灣工業基礎與人才條件都十分薄弱的背景下,嚴慶齡先生帶領同仁一邊規劃工廠興建工程,一邊與國外洽談技術合作,在沒有自動化設備的年代,靠著人力搬運、一敲一錘、一噴一磨逐步打造屬於台灣人的汽車。嚴慶齡先生認為:「汽車工業已有近百年的歷史,我們卻只能使用,不能製造,必須現在奮起直追,發展汽車是投身工業者應有的職責。」

縱使外部環境困難,他仍堅持與協力的衛星工廠合作,提供用地蓋廠房、輔導他們提升技術、強化經營體質,嚴慶齡先生曾言:「裕隆體系的協力工廠就是裕隆本身的一部分,如果協力廠投資落空、技術無法提升,更會影響汽車工業的整體發展。」可見其壯大汽車供應鏈的宏大決心。

普及大眾汽車市場

在裕隆仍在摸索的同時,夫人吳舜文女士所經營的台元紡織開始步上正軌,在其獲利盈餘的支持下,協助裕隆度過草創時的艱辛,終於在1956年成功自製出第一輛國產吉普車,還舉辦從臺北到高雄的長途試車,引起全臺轟動。為了進一步朝「出產平民化小轎車」的目標前進,嚴慶齡先生率先倡議動產擔保交易法,該項法案加速了台灣汽車市場的大眾化。

臺灣汽車工業之父

1981年3月,嚴慶齡先生與世長辭,「闡揚學術、振興工業、樂育人才、衿恤疾苦」是他一生的職志。嚴慶齡先生是卓越的工程師,也是成功的企業家,他實踐了發動機報國的艱難理念,美國《紐約時報》報導:「嚴慶齡先生在不可能與不可信的情況與條件下,創立了汽車工業。」為台灣工業創造了轉型的可能,也寫下台灣汽車工業發展的全新篇章,嚴慶齡先生因此被尊稱為「臺灣汽車工業之父」。 

裕隆吉普車長途試車展示,每一輛車各有一位影歌星陪伴助興,為台灣重工業寫下新頁。